昂丹司瓊為一種高度選擇性的5-羥色胺3(5-HT3)受體拮抗劑,能抑制由化療和放療引起的惡心嘔吐,其作用機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認為,化療和放療可引起小腸的嗜鉻細胞釋放5-HT3,并通過5-HT3受體引起迷走傳入神經興奮從而導致嘔吐反射,而昂丹司瓊可阻斷這一反射發生。
昂丹司瓊不良反應可有頭痛、腹部不適、便秘、口干、皮疹,偶見支氣管哮喘或過敏反應、短暫性無癥狀轉氨酶增加。上述反應輕微,無須特殊處理。偶見運動失調,癲癇發作。罕見胸痛、心律不齊、低血壓及心動過緩等。
FDA于12月4日宣布,由于考慮到心臟問題風險,32毫克劑量的抗惡心藥物昂丹司瓊已經被撤出市場。昂丹司瓊批準用于預防化療所致惡心和嘔吐,低劑量用于治療術后惡心和嘔吐。32毫克劑型作為一次靜脈注射的劑量。
“FDA預期撤出32毫克靜脈注射的昂丹司瓊并不會引起市場上昂丹司瓊的短缺,32毫克劑型在目前市場上占很小比例,”FDA在一份聲明中說。今年6月,FDA警告說,32毫克劑量由于QT間隔延長的風險應該避免使用,QT延長可能增加尖端扭轉型室性心動過速的風險,這是一種潛在致命的心律失常。
“FDA會繼續推薦每4小時一次靜脈注射0.15毫克/公斤以防止化療所致惡心和嘔吐,口服昂丹司瓊仍然對預防化療所致惡心和嘔吐有效。FDA沒有足夠的數據支持推薦另一種劑量的注射方案。”在6月警告之前,FDA已表示正在與藥物的制造商葛蘭素史克公司合作,調查昂丹司瓊導致心律不齊的可能性。
初步的研究結果發現32毫克劑量組中校正QT間期(QTcF)的最大平均差為20毫秒。而靜脈注射8毫克組,QTcF最大平均差為6毫秒。
此次FDA宣布退市的是大劑量昂丹司瓊,對于小劑量昂丹司瓊仍可使用,百濟藥師溫馨提醒,用藥最好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不可擅自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