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早期出現的病征歸與一些良性疾病及其相似,無論對于患者還是醫生而言,不可一味憑經驗判斷。因為并不是所有腫瘤癥狀都具有特異性,只有正確、科學地分辨不同腫瘤的特有癥狀,明確診斷并分型而治,才能真正做到積極應對。
例如,頭痛、頭暈、步履蹣跚既是一過性腦缺血的典型癥狀,同樣也是腦腫瘤的早期表現;多數人誤以為聲音沙啞的癥結在于喉頭息肉、喉頭炎,但事實上
喉癌的早期癥狀也常表現為聲音沙啞;早期
肺癌的病灶若在1cm以下,會與肺結核或局灶性肺炎的癥狀極為相似;在
大腸癌早期患者中,誤把血便當做
痔瘡來治療的人不在少數,他們最終后悔莫及。
腫瘤的篩查、確診、治療是一個嚴格、系統的過程,別小看其中的系統檢查,有時往往就是一項檢查會對早期確診起到決定性作用。
例如,一些
前列腺癌早期患者常會出現排尿不暢,夜尿頻多,檢查報告顯示前列腺特異抗癌PSA值偏高。但是,不少中老年人患者對此并不在意,往往將排尿癥狀或PSA值升高歸結為
前列腺炎或良性前列腺增生癥,不愿意接受前列腺癌常規檢查。一旦大量服用前列腺炎治療藥物無效后,患者的心理壓力就會變得越來越大。
事實上,這類患者就是抱著僥幸心理而忽視了常規檢查。一般按照前列腺癌診療常規,如果PSA值持續偏高,肛門指檢發現異常,或者B超、CT等影像學檢查發現有前列腺腫塊,應建議再進行前列腺穿刺活檢。這是因為只有根據活檢的病理,才能判斷到底是不是
癌癥。由此可見,如果早期患者都能夠及早扭轉思維定勢,聽從醫生建議接受系統檢查,就可及早發現腫瘤病施行根治術。
注意身體發出異常的信號,提示腫瘤的可能:
1、 身體中出現可觸及的腫塊或硬變(特別是頸部、乳房、舌、腹部等部位)
2、 黑痣或疣在短期間內迅速增大、顏色加深、破潰等。
3、 皮膚或粘膜(舌、口腔)上的潰瘍長時間治療不愈。
4、 鼻塞、鼻涕帶血、耳鳴、不明原因頭痛,應警惕
鼻咽癌可能。
5、 持續聲音嘶啞,應警惕喉癌可能。
6、 痰中帶血,不明原因的
關節炎,應警惕肺癌可能。
7、 咽食不暢,試管內異物感或上腹痛,應警惕食管癌可能。
8、 食欲減退,消化不正常,應警惕
胃癌可能。
9、 原有
肝病史或嗜酒,進來肝區不適,應警惕
直腸癌可能。
10、 無明顯原因(痔瘡、肛裂)便血,應警惕直腸癌可能。
11、 無痛血尿,排尿不暢,應警惕腎、膀胱、前列腺癌可能。
12、 異常陰道出血,白帶增多,應警惕子宮癌、
宮頸癌可能。
13、 頑固性頭痛,嘔吐(與進食無關)、視覺、味覺、嗅覺發生改變,應警惕腦腫瘤可能。
14、 原因不明的消瘦、發熱,應警惕
惡性淋巴瘤、
肝癌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