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
腫瘤分子靶向專業委員會與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腫瘤中心聯合舉辦的第一屆全國腫瘤分子靶向治療大會于2008年11月1~2日在四川成都舉行。會上,多位在腫瘤分子靶向治療領域卓有建樹的學者作了專題報告。
該專業委員會于大會前一天成立,畢鋒教授當選為委員會主任委員,焦順昌教授、劉寶瑞教授、徐建明教授當選為副主任委員。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腫瘤靶向治療技術分會主任委員張積仁教授對委員會表達了殷切期望。
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腫瘤靶向治療技術分會正式成立于2003年,5年來在腫瘤物理靶向消融治療、立體定向靶向放療、生物靶向治療和藥物靶向治療技術的準確定義、科學規范、合理使用和客觀評價等基礎研究和臨床協作方面作出了貢獻。
腫瘤分子靶向治療專業委員會的成立,為該領域專業人員提供了一個新的學術交流和協作平臺,有利于分子靶向藥物的科學使用和臨床個體化靶向綜合治療新模式的探索,將大大推動并規范分子靶向治療的開展。
——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腫瘤靶向治療技術分會主任委員---張積仁
化療藥物的研發遇到了瓶頸,腫瘤分子靶向治療時代已經到來,相關研究如火如荼。
在抗腫瘤單克隆抗體方面,研發方向之一是將現有人鼠嵌合抗體完全人源化以減輕抗體免疫原性,避免抗抗體的產生;另一研發熱點是雙功能抗體,主要是利用現有抗體,制備一端抗腫瘤表面相關抗原,另一端抗CD64(Fc受體)的雙功能抗體,以增強抗體依賴細胞介導的細胞毒性作用。在小分子TKI的研發上,熱點之一是進一步篩選更有效的小分子化合物,另一熱點是尋找多靶點小分子抑制劑。另外,針對胞漿蛋白研發新的分子靶向藥物,將會為腫瘤的分子靶向治療注入新的活力。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腫瘤中心---畢鋒
“抗腫瘤血管生成分子靶向藥物給
乳腺癌治療帶來了新希望”
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內科---劉冬耕
曲妥珠單抗(
赫賽汀)的臨床應用已由晚期乳腺癌迅即進入早期乳腺癌標準治療。其后,針對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的人源化單抗
貝伐單抗(貝羅伐)已獲批準治療乳腺癌。在二線治療對照臨床研究中,貝伐單抗(貝羅伐)聯合
卡培他濱(
希羅達)治療的有效率顯著高于卡培他濱(希羅達)單藥治療,但是無病生存(DFS)和OS沒有改善。不過兩項一線治療Ⅲ期對照臨床研究中,紫杉類聯合貝伐單抗(貝羅伐)不僅提高了療效,而且DFS和OS也得到了改善。當前正在進行的臨床研究包括貝伐單抗(貝羅伐)與其他抗腫瘤藥物聯合治療研究,早期乳腺癌輔助、新輔助治療研究,以及特殊類型乳腺癌(三陰性乳腺癌)的治療研究等,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對抗腫瘤血管生成分子靶向治療的高度期望。
“
結直腸癌的治療理念,隨分子靶向治療時代的到來與時俱進”
軍事醫學科學院附屬307醫院腫瘤中心---徐建明
貝伐單抗(貝羅伐)和
西妥昔單抗的出現,使結直腸癌治療有了多種選擇。這就要求臨床醫師根據患者的身體和經濟狀況,作出有序合理的治療安排。
如何充分發揮貝伐單抗(貝羅伐)的作用?貝伐單抗(貝羅伐)療效
和安全性注冊研究(BriTE)證實,一線治療至腫瘤進展后,如果患者不再接受抗腫瘤治療,生存期僅為12.6個月,繼續接受化療者為19.9個月,而繼續接受含貝伐單抗(貝羅伐)方案治療者則長達31.8個月。因此,目前有觀點認為,貝伐單抗(貝羅伐)聯合化療能顯著提高療效,其最適合的給藥方案可能是聯合治療獲益后或進展后貝伐單抗(貝羅伐)維持治療。
如何提高西妥昔單抗療效?有研究(EVEREST、CRYSTAL、OPUS、NCIC CO.17)表明,2~3度皮疹和野生型KRAS均為西妥昔單抗治療的預后因素,預示西妥昔單抗治療療效較好。“
肝癌的內科治療可能越過化療直接進入分子靶向治療時代,而晚期
胰腺癌的分子靶向治療形勢不容樂觀”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腫瘤中心---徐農
傳統細胞毒藥物化療對肝細胞癌無效。然而,一項主要針對歐洲北美人群的研究(SHARP)表明,與安慰劑比較,
索拉非尼能顯著延長疾病進展時間和生存期(44%)。一項以中國人群為主要研究對象的亞洲臨床研究也證實了索拉非尼的療效。此外,小分子多靶點TKI
舒尼替尼在肝癌Ⅱ期臨床研究中也顯示了良好的療效。索拉非尼與舒尼替尼頭對頭比較的大型國際多中心Ⅲ期臨床研究正在進行中。
吉西他濱是晚期胰腺癌的標準治療,近年來,多項臨床研究試圖在此基礎上增加另一種化療藥物或靶向藥物以提高療效。但是,只有吉西他濱聯合
厄洛替尼(
特羅凱)的研究顯示患者生存期延長了0.42個月(P=0.03),引人注目的吉西他濱聯合西妥昔單抗(SWOG0205)及吉西他濱聯合貝伐單抗(CALGB80303)研究并未顯示優于吉西他濱單藥的療效。
“分子靶向治療如雨后春筍,已成為晚期
腎癌的標準治療方法”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腫瘤中心---于世英
腎癌發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趨勢,25%~30%患者就診時已發生遠處轉移,腎癌根治術后20%~40%會出現復發及遠處轉移。晚期腎癌化療總有效率僅約6%,免疫治療生存獲益不肯定,缺乏標準二線治療藥物。
值得特別關注的是,在短短兩三年期間,美國及歐盟相繼批準了四種分子靶向治療藥物用于晚期腎癌,它們分別是索拉非尼、舒尼替尼、坦西莫司和貝伐單抗(貝羅伐)。這些藥物與安慰劑或干擾素相比,可顯著延長PFS。因此,這四種藥物均被美國國立綜合
癌癥網絡(NCCN)指南推薦為晚期腎癌的標準治療。
分子靶向治療具有生存優勢,給晚期腎癌患者帶來新希望,但昂貴的藥費也帶來了新難題。英國國立健康與臨床優化研究所(NICE)反對將上述四種分子靶向治療藥物用于晚期腎癌治療,其理由正是其治療性價比低。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腫瘤中心---李秋、劉繼彥 整理
編注:常用分子靶向治療藥物表:
類別 |
中文名 |
通名用 |
靶點 |
適應證 |
規 格 |
生產商 |
小分子化合物 |
|
|
EGFR |
晚期NSCLC |
250mg*10粒 |
阿斯利康 |
|
埃羅替尼 |
EGFR |
晚期NSCLC |
150mg*30粒 |
羅氏
|
|
索拉菲尼 |
酪氨酸激酶 |
腎癌、肝癌 |
200mg*60片 |
德國拜爾 |
|
蘋果酸舒尼替尼 |
酪氨酸激酶 |
腎癌、胃腸間質瘤 |
12.5mg*28粒 |
美國輝瑞 |
|
|
費城染色體 |
|
100mg×120粒/合 |
諾華 |
|
培美曲塞 |
葉酸 |
晚期NSCLC,惡性胸膜間皮瘤 |
500MG/瓶 |
美國禮萊 |
大份子單克隆抗體 |
|
|
CD-20 |
淋巴瘤 |
500MG/瓶 |
美國羅氏 |
|
曲妥珠單抗 |
HER2 |
乳癌 |
440mg:500ml/合 |
羅氏 |
|
貝伐單抗 |
vEGFR |
|
400mg:16ml/合或100mg:4ml/合 |
羅氏 |
|
Cetuimab |
EGFR |
晚期直,結腸癌 |
100mg×50ml/合 |
默克 |
|
|
26S蛋白酶體 |
|
3.5mg/100ml /瓶 |
西安楊森 |
麥羅塔 |
CD-33 |
CD-33 |
急性骨髓白血病 |
5mg×1支/合 |
美國惠氏 |
|
阿扎胞苷 |
抗代謝 |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MDS) |
100mg/支 |
美國Pharmion |
碘131 |
Tositumaomab |
CD-20 |
|
14mg×34.7ml |
葛蘭素史克 |
澤娃靈 |
Ibritnmomab |
CD-20 |
NHL和利妥昔單抗治療失敗的NHL |
3.2mg/2m1 支 |
CIDEC |
化學 |
|
呋喃脲嘧啶+5-氯-2,4-二羥吡啶,氧晴鎂鉀(OXO植物生長抑制素),替加氟 |
同5-FU |
|
20mg*140s/合 |
日本大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