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內消瘰疬丸吃的劑量是多少?生活中,很多病人喜歡用補藥來調節自己的身體,使自己身體充滿活力,但是補藥的亂用亂服有時不但不能起到增強免疫力的作用,反而還會導致患者病情加重。
內消瘰疬丸吃的劑量是多少?內消瘰疬丸口服。一次8丸,一日3次。
瘰疬是指民間俗稱的“疬子頸”或“老鼠瘡”,中醫稱之為“瘰疬”,西醫稱它為頸淋巴結結核。“瘰疬”之名始見于二千多年前《黃帝內經》靈樞·寒熱篇:“寒熱瘰疬,在于頸腋者……”在頸部皮肉間可捫及大小不等的核塊,其小者為瘰,大者為疬,因其互相串連,連貫如串珠狀,故稱之為瘰疬。本病特點初起如豆,不覺疼痛,逐漸增多,累累如串珠狀,成膿時皮色轉為暗紅,潰后膿水清稀,往留此愈彼破,形成竇道,狀如老鼠洞。治療頗為棘手,在舊社會,有“十疬九死”之說。隨著醫學的不斷進步,該病已不再可怕。瘰疬科就是以治療這類疾病為特長的專科,并以“瘰疬”二字作為科室的名稱。
中醫所稱“瘰疬”和民間俗稱“老鼠瘡”,均指淋巴結核。淋巴結核以頸部為最常見,頸部淋巴結核還可合并縱隔肺門部、腋窩部、腹股溝部淋巴結核。
內消瘰疬丸軟堅散結。用于瘰疬痰核或腫或痛。
腫瘤科藥師溫馨提醒:消瘰疬丸的不良反應尚不明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