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明代已有記載用仙鶴草治療食道癌和胃癌。現代醫學研究發現,仙鶴草提取液具有抗癌性。依據傳統理論結合現代醫學精華,研制出抗癌藥仙蟾片,具有療程短,見效快等顯著特征。
1、古代仙鶴草的
癌癥應用
早在明代,我國醫學家蔣儀就將仙鶴草用于治療
食道癌和
胃癌。他在醫著中寫道:“滾咽隔之痰,平翻胃之穢”,咽隔翻胃是古人用以形容食道癌和胃癌的病癥,“從來醫者群相畏懼,以為不治之癥。”“余得此劑,十投九效”癌癥患者服食仙鶴草后,如“饑荒之粟,隆冬之裘”。
2、現在對仙鶴草抗癌的研究
現代醫學研究發現,仙鶴草提取液對小鼠肉瘤S-180,
黑色素瘤B-22,B-16,瓦克氏瘤W-256,海藍癌細胞等均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對小鼠腹水癌亦有治療效果。據分析,仙鶴草提取液至少含有12種成分,其大部分均呈抗癌性。
《朝日新聞》曾報導:日本在篩選近千種天然藥物中,得到3種抗癌性最高的活性物質,其中之一就是仙鶴草。仙鶴草水煎液對癌細胞抑制率達100%,還可增加白細胞的數量,提高機體對癌細胞的免疫力,尤其是對癌癥患者體質虛弱而伴有出血癥者,療效更為顯著。
日本《漢方研究》認為:傳統的化療藥既殺傷癌細胞也殺傷癌細胞,而仙鶴草既可殺傷癌細胞,又有利于正常細胞,實屬一種罕見的抗癌中藥。
目前,我們已知的,用于食道癌和胃癌的抗癌中成藥
仙蟾片就是應用仙鶴草入藥抗癌。
仙蟾片是在中國名老中醫賈堃及衛生部“有突出貢獻專家”趙東科教授依據祖國醫學的傳統理論結合現代醫學精華,采用先進制藥技術,精選天然名貴道地中藥,經高倍濃縮提取,研制而成,具有療程短,見效快等顯著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