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白血病又稱“血癌”,是造血系統的惡性增殖性疾病,該病居年輕人惡性疾病中的首位,是嚴重威脅兒童健康的疾病之一。白血病是全身性腫瘤,以化療為主,根據白血病細胞不成熟的程度和白血病的自然病程,分為急性和慢性兩大類。研究表明,高輻射環境下、接觸化學原料、濫用藥物等是引發白血病的因素。因此,遠離誘因是防治的最佳手段。隨著分子生物學、生物遺傳學的進展,新療法、新藥物以及中藥的使用,使白血病預后得到極大的改觀。
白血病治療選擇什么藥物比較好呢?這是廣大患者比較關心的問題。白血病治療藥物選擇非常關鍵,藥物選擇正確與否直接關系著白血病治療的效果,因此深受廣大患者關注。白血病治療臨床上常用
復方黃黛片,復方黃黛片療效顯著,安全性高,深受廣大患者信賴。
復方黃黛片成份及功效解讀
復方黃黛片(白血康片)的主要成分含有青黛、雄黃、太子參、丹參等,為二硫化二砷制劑。具有清熱解毒,益氣生血的作用,可促進白血病細胞凋亡。本文結果顯示白血康片對難治性白血病有一定的治療作用,治療的效果與骨髓幼稚細胞的數量相關,取得緩解的患者服藥前骨髓幼稚細胞數較低(<30%~40%)。
復方黃代片(白血康片)的主要成份是雄黃的藥效學實驗證明:可透導促進NB4、HL-60以及K562細胞系統凋亡,青黛無誘導促進白血病細胞調亡的作用,但與雄黃合用具有協同作用。復方黃黛片(白血康片)的中醫基礎藥理作為驅邪復正,即祛除病邪不傷正氣,選擇性的透導殺傷白血病細胞,對正常的造血組織、臟腑組織無明顯損害。丹參酮與靛玉紅通過增加負責運輸硫化砷的水甘油通道蛋白9的含量,促使進入白血病細胞的硫化砷明顯增多,因此二者都起到“使藥”的作用。復方黃黛片(白血康片)通過聯合應用,產生協同效應。
復方黃黛片療效分析
復方黃黛片(白血康片)是目前新藥研制過程中的獨到技術。本技術是將有關抗癌中草藥經特殊加工處理后取其濾液,再和經一定科學過程處理過的有關抗癌中藥混合,然后置相應的恒溫器中,進行化合與分解,之后取出所求液體再用此液體與另外加工處理后的有關抗癌中藥粉一起調制成丹狀顆粒,即為白血康。用本術所制取的白血康,對每年以三十萬人次遞增的白血病病人,均能有效地促進其骨髓的造血功能,使無限度增殖的白細胞恢復正常功用。從而起到快速治愈和挽回病人生命的顯著功效。
上世紀80年代,專家黃世林教授在辯證與辨病相結合的基礎上,設計了由雄黃、青黛、丹參、太子參組成的復方黃黛片(又名白血康片)。研究人員用生物化學的方法,從分子水平闡明了中醫復方黃黛片治療白血病的多成分多靶點作用機理,說明中藥方劑“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則不僅是科學的,更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目前惡性血液病的治療主要包括造血干細胞移植和聯合化療兩大手段,但由于組織相容性白細胞抗原(HLA)配型問題和多藥耐藥性的存在,仍有30%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得不到有效的緩解,再則,高強度的化療帶來的毒副作用使患者難以堅持。有報道說,復方黃黛片(白血康片)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性白血病有效。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以上是對復方黃黛片的介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復方黃黛片(白血康片)可明顯降低慢粒、骨纖患者的高白細胞數,有助于改善癥狀,控制病情發展。復方黃黛片對MDS患者也有部分治療效果,復方黃黛片(白血康片)服用方便安全,不失為一種可選擇的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