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泛酸”是指人們感到胸口燒心、酸氣從扣涌出的不愉快體驗。偶爾因食過飽的泛酸是機體的正常反應,但若長期泛酸則不得不考慮是否患上了食管反流。
日常生活中,有些人胸部常出現“燒心”,感到有一股“酸氣”從口腔涌出,嚴重時酸水直沖喉部、口腔,非常難受,這種現象在醫學上通常稱為“泛酸”。
泛酸患者的常見癥狀有:燒心感,在餐后,躺臥或腹壓增加時尤為明顯,嚴重者可以使患者夜間醒來;食物、酸性和苦味液體(內含膽汁)返流到口腔(稱之返流);部分患者可感到下咽困難,嚴重者食管(胸骨后)疼痛甚至出血。據研究,抽煙、酗酒、攝入過多的脂肪(特別是在飽餐后)、巧克力及使用嗎啡藥物等,均可使食管下括約肌松弛無力,造成泛酸。
一般來說,美酒佳肴飽餐一頓后,有可能出現泛酸現象。如經常發作,則是食管下括約肌松弛、關閉無力的表現。正常人的胃與食管連接處有一類似“閥門”樣的結構,其功能是允許食物通過食管進入胃內,防止胃內食物、胃酸、胃蛋白酶、膽汁等返流到食管。一旦這一“閥門”失靈,胃內容物就容易倒流到食管乃至口腔。而體內的胃酸、胃蛋白酶等能對包括動物性食物在內的各種食物,甚至較粗糙的食物發起“攻擊”,將其消化吸收。因此,它對食管黏膜則是一種“強腐蝕劑”,經常反酸可導致食管炎(臨床稱之為返流性食管炎)。據國外報道,長期頻發的患
者有可能引起食管癌變。
防治泛酸,首先要
戒煙酒,每餐不要過飽,特別是在睡前。患者應少吃多餐,要經得起美味佳肴的誘惑。要選擇合適的睡姿。睡傾斜床(頭側的床腳用物墊起15厘米至20厘米)可大大減少夜間胃內容物返流。盡可能減少生活中增加腹壓的活動,即不穿太緊的內衣;頻發患者不要參加重體力勞動等。肥胖者因其腹內壓增加,經常泛酸,故須
減肥。對任何人來說,一旦出現泛酸,特別是胃內容物倒流到口腔,應立即用清水漱口,并即飲些開水,盡可能縮短胃酸等強腐蝕劑與食管的接觸時間。即使夜間因泛酸醒來,也應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