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腹瀉,是嬰幼兒時期的常見病。腹瀉嚴重者會出現脫水現象,所以在治療嬰幼兒腹瀉時,關鍵是及時補水。
在我國,嬰幼兒腹瀉是四道重點防治疾病之一,腹瀉也是嬰幼兒時期的常見病之一,特別是在夏秋季更易頻發。其臨床表現主要為瀉和嘔吐,嚴重者可引起脫水和電解質紊亂。因此,在進行嬰幼兒腹瀉治療時,關鍵是及時補水,以免發生脫水現象。同時,栗子有“干果之王”之稱,其食療方栗子糊可有效治療嬰幼兒腹瀉。
專家指出,不論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嬰幼兒腹瀉,防脫水是整個治療過程中的關鍵所在。那么,如何防治脫水現象的出現?家長可以給嬰幼兒喝鹽糖開水或“口服補液”,嚴重者則需要在醫院輸液。嬰幼兒在腹瀉期間,患兒的飲食要清淡,可以吃一些白粥,忌油膩食物,也不可吃生冷的水果。如果是嬰幼兒,添加的輔食也要稀一些。慢性腹瀉的嬰兒,甚至需要用豆奶代替牛奶。
板栗,享有“干果之王”的美譽。中醫師指出,板栗性甘溫,無毒,有養胃、健脾、補腎、壯腰、強筋、活血、消腫等功效,可用于治療小便多和脾胃虛寒引起的慢性腹瀉。其中,食療方栗子糊具有健脾胃、厚腸道的功效,可有治小兒腹瀉的作用。
栗子糊的做法:栗子研粉煮如糊,加白糖適量,或者將栗子肉15克、柿餅半個一同煮爛后磨成糊狀食用。因為嬰幼兒的腸胃功能尚未完善,食用流質性食物——栗子糊,不但能有助于治療腹瀉,還能減少食物對嬰幼兒“脆弱”腸胃道的損害,讓消化更有效。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對于嬰幼兒的腹瀉治療可選擇海蘭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