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科自2000年6月~2002年6月,對發生在秋冬流行的小兒急性
腹瀉采用穿琥寧治療,取得較好的療效,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對象 2000年6月~2002年6月我科收治的70例腹瀉病人,男42例,女28例,年齡5~25個月。診斷治療標準參照1992年全國腹瀉病診斷治療方案 [1] 。
1.2 方法 在預防和糾正脫水的基礎上,將70例隨機分成二組,即:治療組:35例,穿琥寧劑量按5~10mg·kg -1 .d -1 靜脈注射,1次/d。對照組:干擾素+思密達。精制干擾素100萬U/次,每天1次,肌肉注射,思密達0.1~0.2g每天3次口服。
1.3 療效標準及結果 按中國腹瀉病診斷治療方案執行。顯效:治療72h內糞便性狀及次數恢復正常,全身癥狀消失;有效:治療72h內糞便性狀及次數明顯好轉,全身癥狀明顯改善;無效:治療72h內糞便性狀,次數及全身癥狀均無好轉或惡化。治療組:顯效32例,有效3例。其中退熱天數平均為2.1天,兩組療效比較,治療組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
2 討論
本病治療方案是:(1)繼續適應飲食;(2)大力推廣口服補液,控制過多的靜脈輸液;(3)合理用藥,糾正濫用抗生素,要開拓新的治療方法。其中包括開發利用中醫中藥,采用微生態制劑等方法。故目前在合理用藥方面多采用:(1)精制干擾素:其可阻斷病毒的繁殖和復制,不進入宿主細胞直接殺滅病毒,通過增強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來防止病毒進入正常細胞,尚能促進機體恢復,縮短病程。但精制干擾素由于價格昂貴,使其上臨床應用受到一定限制。(2)思密達:對病毒、細菌及毒素等攻擊因子有強大的吸附作用,能抑制輪狀病毒的復制,加強粘膜屏障,有效地阻止輪狀病毒攻擊,療效較好。我們采用穿琥寧治療秋季腹瀉,亦取得良好效果,但對單純因飲食不當及非感染因素所致腹瀉效果不十分滿意。現代醫學研究證明 [2] :穿琥寧為脫水穿心蓮內酯琥珀酸單酯單鉀鹽,具有清熱、解毒、抗炎、解熱之功效,是治療風熱
感冒、咽喉腫痛等常用藥。體外試驗該藥對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等多種細菌有抑制作用。病毒滅活實驗表明,該藥對腺病毒、流感病毒等均有滅活作用。適用于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肺炎、腸炎等治療。本組在用藥過程中偶有皮疹,停藥后自行消退。該藥具有費用少、藥源豐富等優點,適合臨床應用。(參考來源:應用穿琥寧治療小兒腹瀉35例,江 偉,中華中西醫雜志2005年第6卷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