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目前認為,腸易激綜合征的病理生理學基礎主要是胃腸動力學異常和內臟感覺異常,而造 腸易激綜合癥成這些變化的機制則尚未闡明。對于腸易激綜合征的治療,中西醫結合應注重治療時機的選擇。
輕癥的腸易激綜合征患者,可單獨采用中醫辯證、中成藥物及針灸治療,較早的臨床干預則更容易發揮中醫藥的優勢,這和中醫藥強調整體治療的概念是一致的。在機體失去平衡之前就提前干預,是“上工治未病”的原則,同時也發揮了中醫因人而宜的辯證治療原則。
中度癥狀的腸易激綜合征患者,宜中西醫聯合治療,一方面發揮辯證施治的優勢,另一方面根據患者的臨床癥狀選擇相應的抗腹瀉、治療便秘和調節腸道運動的西藥。這樣又可以迅速解除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患者的依從性,又為中藥調理人體機能,恢復健康獲得時間窗。
重癥的腸易激綜合征患者,應強調綜合治療。除針對疾病本身的中西醫結合治療外,也要注重并發癥的治療,如患者的進行性焦慮和軀體化癥狀。除適度使用抗抑郁焦慮藥物外,中醫則可以根據郁證的辯證治療。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并增加治療的信心。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腸易激綜合征的藥物治療主要應用于緩解或消除癥狀,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按癥狀表現可分成抗腹瀉藥、治療便秘藥、治療腹痛藥、抗焦慮抑郁藥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