癥狀無法解釋的感染、喉部潰瘍、紫癜和出血,通常是用藥9-14天達到最大的骨髓抑制而引起。一次性用藥過量后,可出現惡心、嘔吐及腹瀉,接著是輕微的白血球減少和肝功能異常。治療目前尚無特效解毒藥,進行胃灌洗后,可予對癥支持治療及密切監察血象。
[更多]
當別嘌呤醇,氧嘌呤醇和/或硫嘌呤醇與6-硫基嘌呤或硫唑嘌呤聯用時,6-硫基唑嘌呤和硫唑嘌呤的劑量應減至原劑量的?。本藥可增強去極化藥物,如瑚珀酰膽堿的神經肌肉阻滯作用,減弱非去極化藥物如筒箭毒堿的神經肌肉阻滯作用。阻礙華法林的抗凝作用。本藥可增強骨髓抑制劑作用,導致嚴…
[更多]
在治療的首8周內,至少每周檢查1次全血象,包括血小板。如使用大劑量或病人有肝和/或腎功能不全時,血象檢查的次數應該更多。此后每月或最少每3個月重復進行全血象的檢查。對腎和/或肝功能不全者,應使用推薦劑量的低限值及小心地監察血液學及肝腎功能。若出現肝或血液學毒性時,更…
[更多]
過敏反應:如全身不適、頭暈、惡心、嘔吐、腹瀉、發熱、寒戰、肌痛、關節痛、肝功能異常和低血壓。應立即停藥和給予支持療法,可使大部分病例恢復。造血功能:可能產生劑量相關性、可逆性骨髓抑制,常見白細胞減少癥,偶見貧血及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感染:使用本藥和腎上腺皮質激素的…
[更多]
器官移植第1日給予5mg/kg體重,口服。維持劑量要根據臨床需要和血液系統的耐受性而調整,通常為1-4mg/kg體重/日。維持治療應無限期地進行。因為如果治療中斷,就有排斥的危險。其它疾病開始劑量為1-3mg/kg體重/日。應根據臨床反應和血液學指標所示耐受程度而定。治療效果明顯時,應…
[更多]
本藥與其它藥物聯合應用于器官移植病人的抗排斥反應,例如腎移植、心臟移植及肝移植,亦減少腎移植受者對皮質激素的需求。本藥也可單獨使用于嚴重的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皮肌炎/多發性肌炎,自體免疫性慢性活動性肝炎,尋常天皰瘡,結節性多動脈炎,自體免疫性溶血性貧血…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