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30年中,大量的生物學新發現和對人類基因組的深入了解,致使很多生物技術新藥開發出來,目前已上市的有230種。僅去年一年,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就批準了20種生物技術新藥,其中包括治療
失眠、多種硬化癥、劇痛、慢性腎病、失禁、口腔疼痛和治癌等藥物,F在,正處于后期臨床試驗的250種生物技術藥中,至少有50種將會獲得FDA的批準,批準成功率幾乎是藥物工業標準成功率的3倍。
一種治療
胃癌藥物Sutent的發明人、耶魯大學醫學院的施萊辛格就說:“我們現在正處于藥物開發的黃金時代!鳖A計Sutent在明年初就會得到FDA的批準。
這場由生物技術驅動的醫學革命,實際上經歷著逐步演化,也是幾十年研究的緩慢積累。自1973年利用細胞培育法首次批量生產可產生有用人類蛋白質的基因以來,很多科學家通過基因調控,尋求改變疾病過程的新分子。
美國藥物咨詢公司總裁哈伯曼說:“令人十分感興趣的是,這一次,真的是科學研究人員在推動著生物技術的發展,而不是公司的研發在推動生物技術向前走!迸c傳統的藥物公司不一樣,科學研究人員愿意支持采用生物技術方法來制造藥物,盡管他們要進行長期的試驗。如果沒有治療
結腸癌藥物Er·bitux發明人門德爾松的努力,今天就不會有這種新藥,這位科學家兼臨床醫生花了20年時間,才找到一家公司愿意將他的發現商業化,即利用阻止某種生長酶來消除某些
腫瘤。
在利用生物技術開發新藥中,開發抗癌藥廣受重視。僅2004年,FDA就批準了4種標靶抗癌藥,它們是Avastin、
Tarceva、
Iressa和
Erbitux。遺傳技術公司生產的Avastin,可顯著延長
肺癌、
乳腺癌和結腸癌患者的生命?茖W家認為,早至明年開始,下一波申請FDA批準的多標靶藥物將會是抗癌藥物,包括治療
腎癌的
Sorafenib及治療乳腺癌的lap·atinib。生物技術公司還將在醫學診斷方面發揮作用。
長期以來,診斷技術落后于藥物開發,部分是由于人們對疾病生物學了解得不多。另外,長期以來人們養成了一種習慣:要等到自己患病之后,才開始重視,去治療這種病,而不是事先防范。
藥物公司則對研發診斷化驗裝置沒有多大興趣,他們只希望他們的藥物能盡量被更多的人服用,以達到最大利潤,F在,生物技術公司改變了這一狀況。
今年1月,美國推出了一種DNA化驗裝置,這種被稱為AmpliChipCYP450的拇指大小的芯片,可探測2種基因中的30種變異,這些變異控制肝臟如何新陳代謝抗抑郁劑及止痛藥等。就診者只需一滴血,就能鑒別出多種藥物在個人體內的反應:哪位患者對藥物清除得太快了,以至藥物不能發揮效用;或者哪位患者清除藥物太慢了,以至將藥留在體內產生了副作用。
與其類似的另一種芯片也將于年底投放市場。這種芯片能鑒別出25種不同亞型
白血病中的任何一種,將能幫助醫生擬定出更好的治療方案。
目前,很多公司和研究人員正開發更多的快速化驗裝置,使之能預測誰會最易患某種疾病,從而可事先采取行動。例如Myriad遺傳公司已上市的4種診斷化驗裝置,就能夠化驗出易患乳腺癌、結腸癌和黑瘤的敏感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