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狀皰疹是皮膚科常見疾病。我科應用經氣導平治療儀治療帶狀皰疹39例療效顯著,F(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確診為帶狀皰疹起病1周以內的住院患者74例,分為兩組。治療組39例,男27例,女12例,年齡20~79歲,平均51.7歲。對照組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齡19~85歲,平均年齡49.5歲。
1.2 方法 兩組均口服無環(huán)鳥苷200mg,每日5次,肌肉注射干擾素100萬U,每日一次。治療組在此基礎上應用上、,海光學儀器廠生產的DP-11型經氣導平治療儀。選配患者陽陵泉、太沖、曲池為主穴,配以分布于病灶皮膚神經根及神經干附近穴位,脈沖寬度6~10毫秒,頻率110次/分,每次40分鐘,每日1次,10次為1療程。兩組均不用皮質激素,局部一般不予外用藥,水皰破潰后外涂1%龍膽紫。
1.3 療效標準及觀察指標 痊愈:皮損完全消退,疼痛消失。顯效:皮損消退85%以上,疼痛基本消失。有效:皮損消退50%以上,疼痛減輕。無效:皮損消退50%以下,疼痛未減輕。同時觀察兩組新皰停發(fā)時間、止痛時間、脫癡時間、治愈時間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
2 結果
治療組痊愈:38例,顯效1例:對照組痊愈33例,顯效1例,有效1例。兩組治愈率分別為97.4%.94.3%。治療組新皰停發(fā)時間、止痛時間、脫癡時間、治愈時間均比對照組短,其中治療組止痛時間為4.28±1.96%天,對照組為6.79±1.83天,差異非常顯著(P<0.01)余三項指標無顯著差異(P>0.05),兩組療法均未見明顯副作用。
3 討論
經氣導平是近10余年來應用于臨床的一項中醫(yī)現(xiàn)代化治療技術,它是以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理論和現(xiàn)代人體生物工程學為基礎,通過指定功率及方向路線超阻力的導通受阻經絡達到治療目的。中醫(yī)認為本病因肝脾不和,氣滯濕郁化熱、化火,濕熱困阻,經絡阻塞,氣滯血瘀而發(fā),經絡受阻氣血運行不暢則痛劇。經氣導平治療儀可通過選配的穴位導通受阻之經絡,使經絡氣機調暢,氣在其中運行通暢,從而達到治療及減輕疼痛的目的。兩組療法治愈率均較高,是治療帶狀皰疹的較佳療法。但治療組可縮短新皰停發(fā)、止痛、脫癡及治愈時間,尤其使疼痛時間明顯縮短,為帶狀皰疹及其后遺神經痛的治療提供了新思路。
參考來源:《實用新醫(yī)學》2009年4月10卷4期;《經氣導平治療儀治療帶狀皰疹療效觀察》;郭曉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