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月~2003年6月,我科用皰疹合劑內服加濕敷,與無環鳥苷片內服、無環鳥苷霜外擦作對照分別治療
帶狀皰疹184例、178例,結果在起效快慢、皮疹消退速度、治療效果、后遺癥發生率上,治療組都明顯優于對照組,F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病例362例,全部符合帶狀皰疹診斷標準 [1] 。按確診順序隨機分組。治療組184例,男117例,女67例;年齡最小14歲,最大82歲,平均48.6歲;發病時間1~11天,平均5.5天。對照組178例,男108例,女70例;年齡最小11歲,最大81歲,平均50.5歲;發病時間1~11天,平均4.2天。兩組資料比較差異無顯著性(χ 2 =0.5650,P>0.05)。
1.2 治療方法 治療組皰疹合劑藥用:大青葉30g,板藍根30g,香附20g,薏苡仁20g,延胡索20g,金銀花30g,黃芩20g,黃連20g。煎汁1500ml,1000ml內服,每次125ml,每日4次;500ml濕敷患處,每日1次,每次20min。對照組,無環鳥苷片(沈陽第一制藥廠生產)0.2g內服,5次/日;無環鳥苷霜(三益集團生產)外擦,每日3次。兩組患者每4日復診1次,用藥超過1周者,每5天復查1次血象。紅斑、水皰消退,無新疹出現,結痂脫落10%后停止用藥。
1.3 治療結果
1.3.1 自擬療效評判標準:以紅斑、水皰消退,結痂脫落,疼痛消失為痊愈;以紅斑、水皰消退,結痂脫落,疼痛明顯緩解為顯效。結痂脫落1周后,疼痛未消失為后遺癥。
1.3.2 結果(1)兩組起效快慢及皮疹消退速度比較 治療組,起效最快1天,最慢5天,平均2.3天;皮疹消退速度最快3天,最慢14天,平均7.8天。對照組,起效最快3天,最慢11天,平均4.7天。皮疹消退速度最快7天,最慢18天,平均10.4天。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χ 2 =11.65,P<0.05)。(2)兩組療效比較 治療組184例,失訪7例,痊愈151例,顯效26例。對照組178例,失訪6例,痊愈97例,顯效74例。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χ 2 =29.13,P<0.05)。 (3)不良反應及后遺癥 兩組病例均未出現不良反應,血象監測無明顯變化。治療組17例留下后遺神經痛,發生率為9.6%。對照組71例發生后遺神經痛,發生率為41.3%。
2 討論
皰疹合劑治療帶狀皰疹能取得較好的療效,其作用機 制可能與其抗病毒功效和黃芩所含的黃芩甙、黃芩甙元的抗炎抗變態反應 [2] 有關。因為帶狀皰疹發生時,正常機體的特異性IgG、IgM、IgA水平迅速增高;50%泛發型病人血清中可找到抗原抗體復合物,提示組織損傷可能由免疫復合物所引起 [3] 。而據藥理記載黃芩甙、黃芩甙元能傷害肥大細胞的酶激活系統,抑制過敏性介質的釋放,抑制過敏性水腫和炎癥,降低小鼠耳毛細血管的通透性 [2] 。是否因此減輕了免疫復合物引起的神經、組織損傷,減輕了炎性滲出,促進了水皰吸收結痂,從而縮短了病程和減少了后遺神經痛發生有待進一步探討。皰疹合劑中,從中醫理論講板藍根、大青葉、金銀花、黃芩、黃連清熱燥濕、涼血解毒;香附理氣止痛;延胡索活血行氣止痛 [2] 。藥理上板藍根、大青葉、金銀花、黃芩、黃連均有抗菌抗病毒功效;香附能提高痛閾,薏苡仁中的薏苡素,延胡索中的延胡索總堿、漢防己總堿、紫堇堿、四氫掌葉防己堿及延胡索丑素都有明顯鎮痛作用。諸藥煎汁內服從臨床看可有效抗菌、抗病毒和鎮痛,濕敷可預防糜爛面并發細菌感染,促進水皰吸收結痂,減輕水皰破潰后的糜爛面滲液,促進痂殼脫落,明顯縮短病程。
參考來源:《中華現代中西醫雜志》2004年5月2卷5期;《自擬皰疹合劑治療帶狀皰疹184例》;唐幫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