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部
帶狀皰疹是由帶狀皰疹病毒侵犯三叉神經,并沿著其第一分支―――眼支的分布而導致的眼部損害。眼部帶狀皰疹除眼瞼皮膚損壞外,還可引起結膜、角膜、色素膜的損害,嚴重者可侵犯視神經、動眼神經,引起劇烈疼痛,視力下降,甚至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現將我科近年來診治眼部帶狀皰疹12例總結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12例患者中,男8例,女4例,均為單眼發病。其中右眼10例,左眼2例,發病年齡34~58歲。
1.2 臨床表現 全部病例均為三叉神經第一支受累,所有患者均有患側眼瞼及前額或鼻部皮膚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腫、皮疹、水皰的形成,且伴有不同程度的眼紅、眼痛、視物模糊。經檢查,淺層鞏膜炎1例,
角膜炎2例,虹膜炎2例。
1.3 全身情況 除2例發熱,1例
關節炎者,其余均無全身癥狀。
1.4 治療 除全身常規給予抗病毒藥物、維生素B族,增強免疫力治療外,眼局部點用抗病毒及皮質類固醇滴眼液以及抗生素滴眼液。對于并發虹膜炎者,可于結膜下注射地塞米松,2%阿托品散瞳。
1.5 預后 經全身及眼局部治療后,除2例就診較晚,合并感染造成眼瞼
瘢痕形成外,其余患者癥狀均得以改善,達到完全治愈。
2 討論
眼部帶狀皰疹是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三叉神經眼支所引起的眼部病變。兒童時期原發感染成為水痘,極少引起眼部病變,病毒可在三叉神經節或其他神經節內潛伏,當機體免疫功能低下或其他因素的影響下,病毒復活,再次引起感染稱為帶狀皰疹,所以,患者的免疫狀態起重要作用。從本文12例眼部帶狀皰疹病例分析結果中看出:(1)眼部帶狀皰疹可發生于任何年齡,但40歲以上發病率較高,符合帶狀皰疹發病規律;(2)并發癥中以角膜炎、虹膜炎為多;(3)眼部帶狀皰疹除了進行全身藥物治療外,更應注意局部治療。(4)是否應用皮質類固醇激素治療?筆者認為早期短時間應用激素治療,可減輕炎癥反應,縮短療程。但使用激素必須在應用抗病毒藥物、抗生素藥物的前提下,并排除有激素使用禁忌證的病例。
參考來源:《中華現代眼耳鼻喉科雜志》2005年2月2卷2期;《眼部帶狀皰疹12例分析》;李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