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討斯奇康注射液與左旋西替利嗪聯用治療慢性
蕁麻疹的療效。 方法:將100例慢性蕁麻疹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治療組50例,給予斯奇康注射液2ml,隔日1次肌注,同時口服左旋西替利嗪5mg,每日1次;對照組50例,給予左旋西替利嗪5mg,每日1次。療程均為36d,并持續隨訪6個月。 結果:36d、3個月及6個月時治療組有效率分別為94%、78%及72%;對照組分別78%、70%及52%。治療組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斯奇康與左旋西替利嗪聯合治療慢性蕁麻疹,起效快,療效顯著,復發率低優于單獨用抗組胺藥。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100例慢性蕁麻疹均為門診患者。其中男性56例,女性44例,年齡18~66歲,平均32歲,有明顯過敏誘發因素35例,其余原因不明。發病時間2個月~13年,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50例。
1.2 方法 治療組:用斯奇康注射液2ml,隔天1次,同時口服左旋西替利嗪5mg,每天1次;對照組:給予左旋西替利嗪5mg口服,每日1次。療程均為36d。
1.3 療效標準 臨床治愈:皮疹完全消退,瘙癢癥狀消失;顯效:皮疹消退≥60%,瘙癢癥狀明顯減輕;有效:皮疹消退≥20%,瘙癢癥狀有所減輕;無效:皮疹消退≤20%,瘙癢癥狀未減輕。
1.4 統計學方法 兩組有效率比較采用卡方檢驗。
2 結果
2.1 臨床療效 治療組患者在36d內治愈12例,顯效26例,有效9例,無效3例,有效率為94%;3個月內治愈9例,顯效21例,有效9例,無效11例,有效率78%;6個月內治愈6例,顯效17例,有效13例,無效14例,有效率72%。對照組患者在36d內治愈8例,顯效23例,有效8例,無效11例,有效率78%;3個月內治愈6例,顯效16例,有效13例,無效15例,有效率70%;6個月內治愈3例,顯效12例,有效11例,無效24例,有效率為52%。3次隨訪兩組有效率比較,差異均有顯著性(P<0.05)。
2.2 不良反應 治療組4例(8%)肌注斯奇康前2次出現低熱,體溫低于38℃未作處理。兩組共11例(11%)口服左旋西替利嗪后輕度嗜睡,連用15d后癥狀消失。
3 討論
慢性蕁麻疹病因與病機復雜,目前研究認為其與遺傳、免疫及環境等各種因素有關,致病過程是I型變態反應,75%患者有不同程度的IgE升高。左旋西替利嗪是新一代抗組胺藥,是西替利嗪的R-異構體,為高效、高選擇性外周受體H1拮抗劑,本品對H1受體的親和力是西替利嗪的2倍,口服吸收迅速,具有較好的抗組胺和抗過敏的雙重性。斯奇康即卡介菌多糖核酸是一種新型免疫調節劑,通過穩定肥大細胞膜抑制肥大細胞顆粒現象以及持續刺激機體產生過量的IgG抗體,IgG抗體又可與結合致肥大細胞膜上的IgE抗體競爭抗原,產生抗體封閉作用來增強機體抗過敏能力。細胞免疫反應與變態反應間有此消彼長的效應,斯奇康明顯提高細胞免疫,抑制變態反應,在蕁麻疹治療和預防復發中具有意義。36d進行的近期療效觀察,治療組與對照組有效率分別為94%和78%,盡管隨著治療時間的推移有效率逐漸下降,但實驗組總有效率始終高于對照組,3次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證明斯奇康與左旋西替利嗪協同作用明顯,起效快,作用持久,復發率低,優于單用抗組胺藥物,無不良反應,是值得推廣的聯合治療方案。
參考來源:《中國熱帶醫學》2008年6月8卷6期;《斯奇康與左旋西替利嗪聯合治療慢性蕁麻疹療效評價》;譚宏科 鄭蔚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