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蚊癥一般上是由玻璃體變性引起的,是一種自然老化現象,也即隨著年紀老化,玻璃體會“液化”,產生一些混濁物。因而,飛蚊癥正式的名稱是“玻璃體混沌”或稱“玻璃體浮物”。 眼前見黑點飛舞,猶如飛蚊故名。飛蚊癥是玻璃體內的不透明物體投影在視網膜上產生的。在光線明亮或白色背景襯托下,更為明顯。敏感的人甚至可以描繪出它們的各種不同形狀。很多飛蚊癥長時間存在,終年不變,不影響視力,經過檢查也沒有眼部器病變,臨床上沒有多大重要性。
1、藥物治療:徐清宣堂阿膠桑麻膏,滋養肝腎,祛風明目。用于肝腎不足,頭暈眼花,視物不清,迎風流淚,口服,一次3-5塊,一日3次 。
2、物理治療,超短波、超聲波和中藥電離子透入法等。亦有用丹參、三七等藥行直流電局部離子導入治療者。
3、手術治療,對于中藥、內科療法不能吸收者,可行玻璃體切割術,玻璃體出血后經保守治療3-6個月不吸收時,應作玻璃體切割。但一旦觀察到視網膜脫離時應及時手術。兒童為防止弱視,一般宜盡早手術。現代玻璃體手術使一些嚴重玻璃體出血的治療變得更加容易、安全和有效。
4、針療,彭印高先生發現的全息共振經絡系統穴位針療法,為飛蚊癥的治療提供了快捷有效、經濟簡便的治療手段。取穴:“眼明1號”,位于第二、三掌骨之間,平合谷高度。“眼明2號”,位于前臂掌側當曲澤與大陵的連線上,距腕橫紋上1.5寸。針法:眼明1號直刺0.5—0.8寸,眼明2號直刺1-1.5寸,針后作較長時間捻轉,觀察有無循經感傳發生,如有則繼續行針直至針感入眼。用本法一般都會立即產生效果,患者覺得眼前黑影變淺,縮小,同時光亮感增加,視力提高。
5、食療,金蟬花味甘、性寒、具有補肝明目的作用,適用于飛蚊癥、白內障、夜盲癥、視力模糊等。材料:金蟬花1兩,淮山2兩,杞子1兩,羊肝1塊,蜜棗5粒。煲法:清水十二碗煲兩小時
6、酒療,大蒜紅葡萄酒能有效改善飛蚊癥病情,可作為一種輔助治療手段。
7、茶療,甘菊花茶,甘菊花9克,枸杞子15克,山萸肉10克,車前子12克。放熱水瓶中,沖入沸水半瓶,蓋悶約20分鐘,代茶頻頻飲用。每日1劑。主治肝腎陰虧,肝火上炎所致的飛蚊癥。濕熱上泛或痰濕內困者忌用。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對于飛蚊癥的治療,建議患者現聽從醫生的建議,然后再選擇針對的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