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阿爾茨海默病是漸進性的,衰退性的。雖然這種病在任何年齡都能出現,但是通常在60~70之間出現。據中國阿爾茨海默病協會2011年的公布調查結果顯示,全球有約3650萬人患有癡呆癥,每七秒就有一個人患上此病,平均生存期只有5.9年,是威脅老人健康的“四大殺手”之一。
由德國文學青年拉爾斯•魯佩爾及來自美國紐約的詩人加里•格拉茨內爾于2009年成立了名為“
阿爾茨海默病人詩歌康復計劃”的聯合工作室,向照顧
老年癡呆病人的護理者傳授相關技巧及招募青年志愿者直接與病人面對面交流。旨在用過去很受歡迎的老歌和膾炙人口的詩篇來幫助老年癡呆病人喚起深度的記憶,從而對老年癡呆病癥起到有效的輔助治療作用。
該項目的工作者及志愿者在活動中面對老年癡呆病人生動而大聲地朗誦著名的詩歌、有韻律的詞句及吟唱曾經流行的老歌,選用的詩句和歌曲多數是聽者曾經耳熟能詳的篇章和曲目。當聽者的注意力被這些自幼時便熟悉的語句和旋律抓住時,他們往往會自己跟著吟誦出相關的詞句及隨著節奏打起拍子。
魯佩爾表示,這種方式在實踐中效果非常明顯,通過它可以制造出一種歡快的氛圍,而病人會被這種歡樂的氣氛打動,大腦深處的記憶被喚起,并能夠坐直并表現出興奮的情緒。實踐中觀察顯示,當患有老年癡呆病的病人聽到這些記憶深處的詞句和旋律時,他們的注意力會很集中,而且做出反應持續的時間會較長,許多病人甚至在第二天還記得頭一天吟誦過的詞句和歌曲。
德國有關護理老年癡呆病人的專家表示,這種用生動活潑的詩句和老歌喚起病人深度記憶的做法被證明是切實可行的,雖然病患者短期記憶功能發生缺陷,但是深度長期的記憶仍然保持完整并能夠被適時喚起。而當病人的深度記憶被激發出來,并意識到自己還具備某種行為能力時,對于自身身體及腦力機能可以起到良好的激勵和刺激作用。
魯佩爾說,這種方式可以幫助有效克服平淡單調的生活對老年癡呆病人自我表達能力的障礙。目前他的團隊已經造訪了50多家養老院,并幫助培訓相關護理人員。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凡經醫生診斷為老年癡呆的病人,無論病程長短,常常需要接受藥物治療,一般以口服給藥為主。目前常用的藥物有
思博海、
阿瑞斯、康惱靈、
易倍申等,詳細用藥可拔打400-101-6868咨詢我們的百濟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