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體是無細胞壁的原核細胞微生物,其大小介于細菌和病毒之間,結構簡單,支原體不侵入機體組織與血液,而是在呼吸道或泌尿生殖道上皮黏附并定居后,引起細胞損傷,其中存在于泌尿生殖道的解脲支原體和人型支原體是主要的致病支原體,與非淋菌性宮頸炎的發生密切相關[1],是較常見的性傳播疾病,且發病成上升趨勢。目前由于抗生素濫用引起耐藥株增多,造成治療上的困難。我們對本地區婦科門診患者支原體培養及藥敏結果進行了分析。
目的:了解本地區支原體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的情況,為臨床抗生素的選擇提供參考依據。
方法:對4716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進行支原體培養,并對381例陽性患者進行12種抗生素藥物敏感實驗。
結果:4716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中支原體感染率為50.44%,感染率近3年明顯升高。673例支原體培養及藥敏患者中,解脲支原體、人型支原體、混合感染的感染率分別為49.47%、2.38%、4.75%。交沙霉素、強力霉素及美滿霉素在對解脲支原體、人型支原體及混合感染的敏感率分別為98.49%、96.40%、94.60%;93.75%,87.50%,93.75%,93.75%,90.63%,87.50%。
結論:臨床上支原體在泌尿生殖系感染的病因中所占比例升高,交沙霉素、強力霉素及美滿霉素可作為目前泌尿生殖道支原體感染的首選藥物。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2002年1月~2007年12月本地區因泌尿生殖道感染來婦科就診患者4 716例,共有2 379例患者支原體培養陽性。以及2006年8月~2007年12月673例患者,其中381例支原體培養陽性患者藥敏分析。采集標本前1周內未使用全身及局部抗生素,用無菌拭子在宮頸管內1~2 cm處采集分泌物,取材時拭子旋轉并停留20 s以上。
1.2 方法
試劑:珠海市麗拓發展有限公司生產的支原體分離、鑒定、藥敏試劑盒。標本的處理、培養鑒定及藥敏實驗均嚴格按試劑盒操作手冊進行。本組標本均為首次培養,除外治療后復查患者。
2 結果
2.1 支原體培養結果
4 716例患者中,支原體培養結果陽性2 379例,占50.44%,受條件限制未詳細記錄分型,無法統計各型感染率,其總體每年的感染率見表1。表1 支原體培養結果(略)
2.2 藥敏試驗結果
在673例患者中,支原體培養陽性381例,占58.34%,其中Uu陽性333例,占49.47%,Mh陽性16例,占2.38%,混合感染32例,占4.75%。藥敏實驗結果見表2、表3、表4。表2 333例Uu陽性的藥敏結果 (略)表3 32例混合感染的藥敏結果 (略)表4 16例Mh的藥敏結果 (略)
3 討論
支原體是目前所能發現的能在無生命培養基中生長繁殖的最小的微生物,是一種簡單的原核細胞,其大小介于細菌和病毒之間,沒有細胞壁,只有三層結構的細胞膜,故具有較大的可變性。與泌尿生殖道感染有關的主要是解脲支原體和人型支原體,可引起非淋菌性宮頸炎的發生及
不孕不育癥。支原體的感染率各地報道不同,本檢測結果顯示,支原體的感染率為50.44%,比孟曙芳[2]、趙宇[3]報道的感染率要高,這與檢測方法、地區差異、樣本構成有關,本檢測顯示女性的生殖道比男性生殖更易生長支原體。回顧近6年的支原體培養結果,發現檢出數量無明顯升高、降低,無統計學意義,但檢出率近3年明顯升高,說明在婦科門診的非淋菌性宮頸炎患者中,由支原體感染引起的數量無明顯變化,但檢出率升高,表明支原體感染在非淋菌性宮頸炎的發病病因中比例升高,臨床上對其認識也逐步重視,針對病因使治愈率提高。
通過673例支原體培養及藥敏檢測結果可見,陽性數381例,占58.34%,其中單純解脲支原體陽性數333,占49.48%,單純人型支原體陽性數16例,占2.38%,而混合感染32例,占4.75%,其分布情況與學者的報道不盡相似,地區差異、衛生條件、樣本構成、檢測方法的不同是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
對于支原體感染的治療,由于它沒有細胞壁,因此對影響細胞壁合成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等不敏感,但紅霉素、四環素、卡那霉素、鏈霉素、氯霉素等作用于核蛋白體的抗生素,可抑制或影響支原體的蛋白質合成,有殺傷支原體作用。非淋菌性宮頸炎發病的上升,抗生素的廣泛但不合理的應用,造成支原體對一些傳統的抗生素耐藥性提高。在本組藥敏實驗中,共有三大類藥物,包括大環內酯類、四環素類及喹諾酮類,可以看出,大環內酯類中的交沙霉素和四環素類的衍生藥物強力霉素、美滿霉素是敏感度較高的3種藥物,三者在對解脲支原體、人型支原體及混合感染的敏感率分別為98.48%、96.40%、94.60%、93.75%、87.50%、93.75%、93.75%、90.63%、87.50%,可作為目前支原體感染的首選藥物。克拉霉素對于解脲支原體的敏感性很高,達到72.98%,可以對單純解脲支原體感染的患者應用。羅紅霉素對于各類支原體感染敏感性均差,故不能選用。阿齊霉素在本次實驗中的敏感性分別為16.22%,12.50%,15.62%,比黃友澤[4]報道的明顯低,說明阿齊霉素長期以來作為治療支原體感染的首選藥物和常規用藥而導致其廣泛應用,使其耐藥性大大上升,今后臨床上應謹慎、合理使用該藥,對其他藥物也應該根據臨床藥敏結果更加科學的使用。
參考來源:《淮海醫藥》2008年11月26卷6期;《泌尿生殖系統支原體感染及藥敏分析》;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