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發表在《柳葉刀-精神病學》的meta研究表明吸煙者患有精神病的概率是不吸煙者的三倍以上。
研究人員起初認為精神病患者更容易有煙癮,因為他們會發現吸煙可以緩解來自于精神分裂癥藥物的副作用。
以往的研究已經報道了吸煙與精神病的關聯。然而,很少有研究證實吸煙是引起精神病的直接因素。
相反的,研究人員推測精神病患者更可能有煙癮,因為他們會發現吸煙可以緩解來自于精神分裂癥藥物的副作用或者緩解精神分裂癥的癥狀。
然而,此假說的一個軟肋是,它適用于某人已罹患精神病后吸煙頻率方才增加的情形。
這項新的來自倫敦國王學院的meta研究,綜合了61項不同的研究,包含了15000名吸煙者與273000名非吸煙者的數據。
分析表明57%的首次發作精神病的患者是吸煙者,這意味著吸煙者患有精神病的概率是身體健康的非吸煙受試者的三倍。
研究還發現每日吸煙的患者的平均發病年齡比非吸煙者要早1年。
研究人員認為這些結果否定了吸煙與精神病的關聯是因為精神病患者的自我治療的推測。
倫敦國王學院精神病和神經科學研究所的臨床高級講師詹姆斯博士表示,“因果關系的方向總是很難確定的,我們的分析結果表明了吸煙是可能引起精神病的重要的危險因素,而不是由疾病引起的結果。”
由于很少有研究會評估除了煙草以外的各種不同因素的影響,所以這項研究的團隊很難排除其他因素對于吸煙影響精神病的可能性。
尼古丁,精神病和多巴胺
然而,研究人員也提出了其他可以解釋這種關聯的假設。倫敦國王學院的精神病學教授羅賓指出了大腦的多巴胺系統:
“過量的多巴胺是精神病(比如精神分裂癥)的病因的最好的解釋。很有可能是尼古丁引起了多巴胺的過度釋放,從而導致精神病的發生。”
倫敦國王學院的研究員Sameer博士認為,“我們還需要長期的隨訪研究來調查每日吸煙,不定期吸煙,尼古丁依賴癥和精神病的發生之間的關系”。
“由于戒煙對于精神病患者是有明顯的好處的,我們應該努力去改變病人的吸煙習慣。”
2014年,來自于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一項研究表明,患有嚴重精神類疾病的患者(比如精神分裂癥或者雙極細胞疾病)更容易產生物質依賴-尤其是吸煙。
在這個研究中,嚴重精神類疾病的患者有如下的特點:
1. 4倍于常人的嚴重酒精依賴的比例(每天飲酒四次或者更多);
2. 3.5倍于常人的大麻使用的比例(每年21次以上)
3. 4.6倍于常人的**使用的比例(至少10次以上)
4. 5.1倍于常人的每日吸煙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