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舉辦的“王寶恩肝纖維化研究基金”的啟動儀式上,上海中醫藥大學副校長劉平教授語重心長地說道:“不能喝酒,不能勞累,最好再吃點藥,可以有效阻止慢性
肝病發展為
肝硬化甚至
肝癌。”
慢性肝病有好多種,像
乙型肝炎、酒精性肝炎、脂肪肝,而肝纖維化是這些病的共同病理基礎,一方面纖維要增生,一方面纖維要降解,要看這兩者相對誰占優勢,如果纖維增生占優勢,這個病就會發展,到一定程度就叫肝硬化,并不是得了肝硬化就死亡了,它還要發展,肝硬化往往還有肝細胞的損害,損害嚴重或肝硬化再發展就是肝癌。
肝纖維化是各種慢性肝病向肝硬化發展的主要中間環節,如果肝纖維化得不到及時治療,必將發展為肝硬化,導致肝臟功能喪失。據統計,各種病因引起的慢性肝病大多數有肝纖維化,其中25%~40%最終發展為肝硬化乃至肝癌。中醫中藥在抗肝纖維化的治療方面很有優勢,能夠減輕肝纖維化,把已經發生的肝纖維化在一定程度上逆轉。
抗肝纖維化治療在短期內不可能奏效,要有一個相當長的治療時間,醫生要向病人講清楚。另外,肝纖維化發展到肝硬化一般需要要十年以上的時間,如果等有早期肝硬化表現了再治療,已經晚了。隨著年齡的增長肝纖維化會加重,55歲以后肝纖維化會明顯加重,像有的人退休兩三年,早期肝硬化就表現出來了,這跟年齡、病情都有關系,病人要堅持預防,堅持治療。
肝硬化在我國是一種常見病,為慢性肝病臨床上的終末期綜合癥,有資料表明肝硬化是我國肝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代償期肝硬化5年生存率84%,失代償期肝硬化5年生存率l4%。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肝硬化治療應以抗病毒為基礎,權衡患者所帶并發癥,對癥下藥,同時聯合飲食、運動進行綜合治療。其中,對于代償期肝硬化的治療,臨床上講究調理,以中醫見長,中成藥因更符合現代人的生活與用藥習慣而成為大多數醫生與患者的首選,比如
安絡化纖丸、
扶正化瘀膠囊等一線保肝護肝類中成藥;而失代償期肝硬化,如出現大量腹水、
肝昏迷等癥狀,則建議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