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數據顯示,感染丙
肝病毒后,約75%~85%的患者演變為慢性丙肝。而慢性丙肝如得不到及時、正確、合理治療,有10%~30%可發展為
肝硬化。丙肝肝硬化患者中,又約有3%~10%可演變為肝細胞癌。
丙肝防治關鍵是“早發現、早檢測、早治療”,如何做到“早發現”是本文重點探討的問題。
揪出“沉默殺手”主要可以分為兩個步驟:一、確認自己是否有過丙肝高危行為或從事丙肝高危行業;二、高危人群應該及早到醫院接受丙肝的檢查項目。
丙肝高危人群自我檢測表
根據中國《
丙型肝炎防治指南》定義的丙肝傳播途徑,專家制定出這份高危人群自我檢測表,讀者只需根據自身情況進行填答,幾分鐘就能知道自己是否屬于丙肝的高危人群,從而排除自身感染丙肝的可能性。
若有以下癥狀,請在括號內畫“√”
曾在1993年之前輸過血或接受過血制品。( )
曾做過胃鏡、內窺鏡檢查。( )
曾做過未經嚴格消毒的針灸治療。( )
曾做過血液透析或
器官移植。( )
曾經用過未經嚴格消毒的牙鉆等牙科器械。( )
曾與他人共用同一個注射器。( )
曾在理發室使用未經嚴格消毒的理發、剃須刀具。( )
曾經用過未經嚴格消毒的器具進行文身、文眉、穿耳環孔等皮膚黏膜損傷性操作。( )
曾在美容院進行過抽脂、割雙眼皮等創傷性美容項目。( )
曾有過多名性伴侶。( )
密切接觸血液的醫護工作人員。( )
家庭成員中有丙肝患者。( )
以上選項只要有一項“√”,那么您就屬于丙肝高危人群。不管這類人群的肝功能是否正常,出于對自身健康管理的長遠考慮,專家建議應該到正規醫院進行丙肝抗體檢查,排除丙肝,從而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丙
型肝炎的檢查與診斷
1.需要做哪些檢查?
●丙肝抗體(抗HCV):可初步篩選是否感染丙型肝炎病毒。
●丙肝基因(HCV-RNA)
HCV RNA定性檢測(結果為:陽性或陰性):對抗HCV陽性者需要通過HCV RNA定性試驗確診;HCV RNA定性檢測的準確性很高(98%以上),只要一次病毒定性檢測陽性即可確診HCV感染:但一次檢測陰性不能完全排除HCV感染,應重復檢查 。
HCV RNA定量檢測 :HCV病毒載量的高低可以作為抗病毒治療療效預測及評估的觀察指標,但與疾病的嚴重程度和疾病的進展并無絕對相關性。
●丙肝基因分型:丙肝有許多類型,不同類型治療時間與效不同,通過分型可以幫助醫生決定治療時間。
●B超檢查:通過B超檢查可了解感染丙肝后肝臟炎癥的情況,還可以發現其他相關肝臟疾病,是丙肝治療前一項重要檢查。
●肝穿刺活檢:有30-40%的病人驗血與B超檢查正常,但通過肝穿刺活檢可發現肝臟已發生病變。對丙肝患者進行肝組織活檢可以幫助臨床診斷的確認;評價肝臟纖維化與炎癥壞死嚴重程度;評價可能伴隨的疾病過程;對療效的評估。
2.慢性丙肝的診斷標準
●丙肝抗體、丙肝基因均陽性,6個月以上,即可確診慢性丙肝。
●單項丙肝抗體陽性,有兩種可能:
感染過丙肝,已經痊愈;慢性丙肝,病毒處于低水平復制期,尚不能監測到,因此需要定期隨訪或進行肝臟穿刺活檢。
丙肝患病高危人群或當肝功能明顯異常、轉氨酶不明原因升高者、發現密切接觸人群中已有明確的丙肝患者的人群,都有必要到正規醫院的專科去作丙肝抗原體檢測,如呈陽性,則需進一步進行核酸檢測,以確診是否患上了丙肝,以做到早診斷、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