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種代謝性疾病,患病人群是非常多的。糖尿病目前還不能根治,只能用藥控制血糖,預防和延緩并發癥的發生及發展。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但是糖尿病所引發的并發癥給患者帶來的傷害是非常大的。
糖尿病并發癥有很多,下面我們就簡單來了解一下糖尿病常見的并發癥有哪些。
糖尿病是由遺傳和環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常見病,臨床以高血糖為主要標志,常見癥狀有多飲、多尿、多食以及消瘦等。糖尿病可以引起多種并發癥,主要表現為全身微循環的障礙,可能損害心臟、血管、眼睛、腎臟和神經。足病、腎病、眼病、腦病、心臟病、
皮膚病、性病等是糖尿病常見的并發癥,是導致患者殘疾、死亡的主要因素。
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
糖尿病所并發的眼部疾病中最常見的是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它是糖尿病致盲的重要原因。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毛細血管并發癥。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有五個基本病理過程,即:視網膜毛細血管微動脈瘤形成;血管滲透性增加;血管閉塞;新生血管和纖維組織增生;纖維血管膜收縮。
糖尿病引起的視網膜損害,在早期只是視網膜上有小的血管瘤或出血,視力無明顯變化;當出血較多,又有滲出甚至產生增殖性視網膜炎,此時視力會受到嚴重損害,甚至失明和眼球萎縮。臨床上,根據視網膜是否出現新生血管增殖,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被分為兩個主要的發展階段,即非增殖期和增殖期病變。
在非增殖期,患者視網膜會出現微血管瘤、出血斑、硬性滲出、棉絮斑等。由于血-視網膜屏障的破壞,血漿成分向視網膜組織滲漏,導致視網膜水腫,當水腫發生于黃斑部時,就會引起中心視力下降。增殖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主要表現為增殖的新生血管沿視網膜表面生長或進入玻璃體內形成增殖膜。當新生血管破裂時,可導致視網膜及玻璃體出血,增殖膜的收縮還可引起牽拉性視網膜脫離。由于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早期沒有明顯的癥狀,患者往往不會引起重視,而一旦出現視力下降去醫院就診時,大多已處于病變的中后期,治療效果已很差,甚至是不可治的狀況。
因此,針對糖尿病眼底病變,要早檢查,早發現,早治療,一旦確診為糖尿病患者,便要進行定期的眼底照相,以及時發現微血管瘤病變。若病變在非增殖期,血管瘤尚未破裂,此時用激光治療,可有效防止視力的進一步惡化。
糖尿病性腎病
糖尿病性腎臟病變也是糖尿病患者最重要的微血管慢性并發癥之一。近年來,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呈直線上升趨勢,糖尿病腎病的患病率也相應增加。糖尿病腎病早期一般沒有明顯癥狀,其發生率隨著糖尿病的病程延長而增高,會出現持續蛋白尿、水腫、
高血壓、腎小球濾過率降低,進而引起腎功能不全和尿毒癥,嚴重甚至會導致患者死亡。
臨床上,將糖尿病性腎病分為五期,前兩期基本并無明顯癥狀,只能通過一些具體指標來發現,進入四期后,疾病就很難再受控制,以至于持續惡化到尿毒癥的階段。糖尿病腎病的早期干預十分重要,發現糖尿病以后,要經常篩查。糖尿病腎病最關鍵也是最早的一個癥狀就是微量蛋白尿,因此,對每個糖尿病患者,都要經常檢測尿蛋白。
一旦發現已患有糖尿病腎病,就要及時干預。首先,應及時干預“可改變因素”,比如對于血糖、血壓、血脂的控制;另外,有很多藥物對尿蛋白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像現在公認的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包括ACEI、ARB,它們可有效控制尿蛋白,以延緩病情加重。
糖尿病足
足部是糖尿病這個多系統疾病的一個復雜的靶器官。糖尿病患者因周圍神經病變與外周血管疾病合并過高的機械壓力,可引起足部軟組織及骨關節系統的破壞與畸形形成,進而引發一系列足部問題,從輕度的神經癥狀到嚴重的潰瘍、感染、血管疾病、Charcot關節病和神經病變性
骨折。實際上類似的病理改變也可以發生在上肢、面部和軀干上,不過糖尿病足的發生率明顯高于其他部位。
糖尿病神經病變
糖尿病神經病變最常見的類型是慢性遠端對稱性感覺運動性多發神經病變,即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發病率很高,部分患者在新診斷為糖尿病時就已經存在周圍神經病變了,遺憾的是在治療上,尤其是在根治糖尿病神經病變方面相當困難,所以其重點還在于預防其發生和控制發展。
康德樂大藥房藥師溫馨提醒:糖尿病的并發癥有很多種,希望以上的內容對大家有所幫助,對于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預防工作很重要。糖尿病患者要跟自身的病情正確用藥,飲食安排要合理,每天也要進行適宜的運動,是血糖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康德樂大藥房是全國連鎖專科藥房,專注于
處方藥,在這里您可以買到需要的藥品,如
富丁樂治療糖尿病多發性周圍神經病變。
腎衰寧片可以治療糖尿病性腎病。有任何的用藥疑問,歡迎致電400-101-6868咨詢康德樂藥師,我們會竭誠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