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PD)是臨床常見的慢性中樞神經系統病癥,除了主要表現有靜止性震顫、異常步態及肌強直等典型的運動障礙以外,患者抑郁,
便秘等非運動癥狀(NMS)也較為常見,其中便秘就是較為常見的NMS。國內外相關文獻報道PD便秘的發病率分別為50%和67% 以上,嚴重影響著患者生活質量¨I2 J。我們在臨床工作中發現
聚乙二醇4000聯合比沙可啶治療PD便秘在改善患者的便秘相關癥狀及提高相關生活質量方面療效較為滿意,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近年來在本院就診的明確診斷為帕金森病伴便秘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符合帕金森病診斷標準 ;且符合國際通用羅馬Ⅲ標準中關于慢性便秘的診斷標準 ;年齡不限;性別不限;治療前患者知情同意并簽訂同意書;通過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排除標準:合并有嚴重的
心腦血管疾病者;有腸道局部病變、腸梗阻、中毒性巨結腸、消化道
腫瘤等器質性腸道病變患者;不符合本研究納入標準者;未按研究規定服藥治療、或因發生不良反應而中止、或資料收集不完整而影響療效判斷者。共納入患者98例,并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分別進行治療。
1.2 方法兩組患者均予以相同的帕金森病治療方案,其中對照組患者予以聚乙二醇4000(博福一益普生工業公司)10 g,口服,2次/d;治療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再加
比沙可啶腸溶片(中國藥科大學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0880043)5 mg,口服,1次/d。兩組患者療程均為2周。
1.3 觀察指標:
1.3.1 便秘相關癥狀(每周積分) (1)排便頻率:1 0:/1—2 d:0分;1~k./3—4 d:1分;l zk./5—6 d:3分。(2)大便性狀:根據Bristol評分改進方案:堅果樣分散便:1分;硬結狀蠟腸便:2分;表面有裂縫的蠟腸便:3分;表面光滑、柔軟樣蠟腸便:
4分;分散團塊樣軟便:5分;糊狀便:6分;水樣便:7分。(3)排便費力程度:排便通暢自然計1分,排便需用力計2分,排便費力需借助其他方法輔助3分。(4)排便不盡感:經常有:1分;偶爾有:2分;沒有:3分。
1.3.2 便秘相關生活質量 采用便秘患者相關生活質量調查問卷(PAC—QOL),該問卷是一組針對于便秘患者的28個相關問題,每個問題答案依病情逐漸加重的程度分別為1~5分,在治療前后由患者本人填寫。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兩組間的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檢驗,以P≤O.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一般情況比較 完成本研究試驗者共87例,對照組44例,治療組43例,兩組患者在性別比例、年齡及病程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2.2 便秘相關癥狀積分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便秘相關癥狀積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對照組44例患者的排便頻率和糞便性質均有明顯改善(P<0.05),治療組43例患者在排便頻率、糞便性質及費力程度等相關癥狀方面均較治療前有顯著的改善(P<0.05),組問比較:治療組優于對照組(P<0.05)。
2.3 便秘相關生活質量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后生活質量評估積分均有降低(P<0.05),且組問比較治療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慢性功能性便秘是PD患者較為常見的非運動癥狀之一,其發病原因及機制較為復雜,有文獻報道 其發生與口服治療PD的藥物有關,尤其是左旋多巴及抗膽堿能藥,而Jost則在文獻中報道抗膽堿能藥的使用與便秘程度無關。有研究發現其可能與腦黑質神經元密度、腸神經病變所致的結腸運輸延遲、結腸內多巴胺能神經元的缺失以及PD疾病本身導致的盆底失弛緩和肛管外括約肌張力障礙等因素有關 。雖然PD便秘的病因及發病機制復雜且尚不明確,但其相關的臨床癥狀不容忽視,且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是亟待解決的臨床問題之一。
目前對于PD便秘患者的治療多是以飲食調整、適量運動及口服藥物等對癥治療為主,早期的非藥物療法可能對患者有效,病變中后期病情嚴重者多需及時使用相關瀉劑或者促進胃腸動力藥物助排便,以減輕患者便秘相關臨床癥狀,提高其生活質量。本研究對照組患者采用的聚乙二醇4000是一種長鏈的滲透性瀉劑,在腸腔內不能夠被吸收,不影響機體吸收脂溶性維生素及電解質的平衡,其作用主要是通過氫鍵結合來固定水分子,使局部滲透壓增加,保留水分子在腸內,增加并維持腸道內液體保有量,軟化糞便,增加糞便體積和重量以促進糞便在腸腔內的傳輸和排泄,文獻報道¨。。其能夠有效緩解慢性便秘的相關癥狀,安全有效的用于治療PD便秘。而治療組聯合采用的比沙可啶為接觸性瀉劑,經口服后可直接作用腸道黏膜,刺激腸道黏膜感覺神經末梢,產生副交感神經反射使腸反射性蠕動增加,并可聚集腸腔內液體而軟化糞便。故本研究采用口服聚乙二醇4000聯合比沙可啶腸溶片治療PD便秘,聯合療法可在無損患者機體水電解質代謝平衡的基礎上有效軟化糞便,刺激腸道蠕動,促進排便,有效緩解患者相關臨床癥狀。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聯合療法對PD便秘患者的大便頻率、形狀、費力程度及排便不盡感的緩解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同時也使患者便秘相關生活質量得以顯著提高(P<0.05)。總之,聚乙二醇4000聯合比沙可啶在有效改善PD患者便秘相關癥狀、提高其生活質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參考文獻:朱敏,劉高飛,聚乙二醇4OOO聯合比沙可啶對帕金森病患者便秘癥狀及相關生活質量的影響,臨床軍醫雜志2014年8月第42卷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