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物質生活、文化水平、醫學事業的飛速發展,癌癥可防可治已不是夢想。但在現有條件下短期內要大幅度提高癌癥的治愈率尚不可能,然而經過各種治療后的癌癥患者是可以通過康復活動來改善和提高自我的生存質量,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這已引起社會和醫學界的廣泛重視。醫學專家將此概括為十點,希望癌癥患者從中有所收獲。
精神愉快
癌癥不是不治之癥,治療前后都不要悲觀失望,應放松情緒,自我安慰,積極配合醫師進行各種檢查和治療。堅強的求生意志是最終戰勝癌癥的根本,并避免和減少參加各種可造成不良情緒的活動或緊張的工作。
生活規律
癌癥患者日常生活和正常人有所不同,除了定時接受治療外,應充分合理地安排自己生活、起居、飲食、體能鍛煉、娛樂活動、社會交往等并使之規律化。寬松充滿樂趣的生活,可增強身體對癌癥的抵抗力。
科學飲食
癌癥患者的營養消耗大于正常人,因此通過良好的營養維持,能夠提高和鞏固療效。可根據不同的病情、年齡、體質、嗜好等綜合調配,忌口不宜過多。應掌握新鮮、營養、清淡、對味、少食、多餐為好。
合理鍛煉
癌癥僅靠藥物治療是不可能徹底解決問題,合理鍛煉不僅可恢復體力,改善殘疾,更重要的是使精神上有寄托,消除抑制悲觀情緒。自我鍛煉的方法很多,可根據自己的愛好、體質、環境選擇太極拳、五禽戲、八段錦等。
房事有度
“食、色,性也”。“在康復期只要不影響身體健康,生活節律的性生活是允許和提倡的,但不能放縱,房事應有度。一般視年齡、體質、習慣而異,每月1~2次為宜。女性患者最好不要生育哺乳。”
長服中藥
癌癥的形成是人體氣血陰陽失衡所致。康復期的癌癥患者應長期中藥調理。在醫師指導下辯證施治,以補氣血,調陰陽為主,佐以祛邪消積。煎藥容器且用玻璃器皿、搪瓷或砂鍋。
定期復查
癌癥患者應定期自查或到腫瘤專科或醫院復查,絕不可盲目樂觀掉以輕心。雖然各種癌癥康復期有不同,但一般說來明確治療后頭3年每3月復查一次,第4至5年每半年一次,5年以后每年一次。
輔助治療
癌癥患者經各種治療后可能產生一些并發癥或后遺癥,應在醫師指導下有針對地運用中西醫方法綜合治療。特別對營養不良,要適當地補充各種維生素、白蛋白、脂肪乳劑等。由于治療后體內難免殘留少量癌細胞,成為復發和轉移的根源,因此康復期免疫治療非常重要,可選用各種免疫因子、干擾素、白細胞介素等。
消除疼痛
疼痛是癌癥最常見的癥狀,對疼痛的處理,應以藥物鎮痛為主,輔以其他方法。給藥的最佳時間是在疼痛發生前,并掌握疼痛規律定時定量為好。一般先用口服鎮痛劑,可適量配合鎮靜藥,逐步升級至肌注。
社會關心
癌癥的發生是社會的不幸。醫護、家庭、單位、社會都應該給予癌癥患者在精神、生活、工作、經濟、醫療上熱心關懷,積極支持,創造一個溫馨、美好的環境,保證患者無所顧慮地同癌癥作斗爭,將極有利于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