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在我國是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為耳鼻咽喉科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占頭頸部惡性腫瘤的78.08%。占上呼吸道癌腫的92.99%。鼻咽癌原發于鼻咽粘膜上皮,具有原發部位隱蔽,不易被早期發現,病理分化差,惡性程度高,易呈浸潤性生長及早期轉移的特點。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對本病的治療具有更為重要的意義。
鼻咽癌病人雖然見于五大洲的許多國家和地區,但世界大部分地區發病率較低,一般在1/10萬以下。鼻咽癌的發病率以我國的南方較高,是發病率高發地區,如廣東、廣西、湖南等省,特別是廣東的中部和西部的肇慶,佛山和廣州地區更高。
鼻咽癌的發病年齡較其他癌癥年輕,以30~50歲為最多。男性較女性多發,患者男女之比為3:1。
早期鼻咽癌的治愈率可達70%左右,而晚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僅8%~10%。
鼻咽癌屬中醫"挖腦莎"、"瘰疬"、"失榮"及"上石疽"等范疇。